(記者 謝青)市自然資源局緊扣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這一主線,強化服務理念主動作為,不斷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工作,在服務項目建設、服務企業需求、服務群眾需要的進程中,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更少、審批速度更快、政務服務更優、企業群眾更滿意”的營商環境。
市自然資源局管理工作涉及土地、規劃、礦產、林業、測繪五大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較多。市自然資源局結合機構改革后職能調整,努力構建自然資源部門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服務體系。
清理重復報件 建立分類審批模式
優化審批環節,清理重復報件。對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委托書、委托人的身份證復印件、發改立項等通用要件僅收取一次,對于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及相關會議紀要等材料,進行內部調取,無需企業再行提供;及時停止“用地審核函”,簡化項目審批環節;在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工作中,為讓企業少跑路率先實現了土地規劃聯合驗收,為項目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建立適應自然資源系統管理工作實際的審批運行模式,實行“即辦件、快辦件、嚴辦件”分類審批方式,即將木材運輸證、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掛完成后下達土地批復事項、劃撥土地門市房分割轉讓與平房租賃事項3項列為即辦件,授權行政審批科直接辦理;將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核發、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林木采伐許可證核發等9類事項,按快辦件形式辦理,由分管業務科室技術政策復核通過后,轉審批科審批,不再通過會議研究,縮短了辦理時間;對情況復雜、決策時適用法律法規政策決策難度大、或需要報請市政府相關會議決策的重大事項,列為嚴辦件,由職能科室報請局會審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實行分類審批后常辦事項辦理時限由過去平均20日壓縮為7至10日,審批效率大大提升。所有審批辦件全部在“撫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和撫順政務服務網上運行,2020年初至年底,網上辦件2746件。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見成效
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中,根據省、市改革要求,市自然資源局起草制定了“撫順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規劃設計方案聯合審查實施細則(試行)”“關于印發撫順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試行)”“撫順市工程建設項目運行規則(試行)”等6個內部文件,配套建設“一張藍圖”與“多測合一”平臺!耙粡埶{圖”1.0版本已通過測試運行現已開始改造升級,為下一步實現“網上規委會”快速決策項目規劃方案搭建了技術平臺,“多測合一”配套建設專家庫和中介服務機構庫、全程監督管、測繪成果入庫管理等8個環節內容已著手實施。
2020年,市自然資源局以“多規合一”為基礎啟動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工作中全面進行了多圖聯審,截至2020年底,聯合審圖15件;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將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建設用地批準書”的整合。目前,市本級及縣區已全部按照新證書辦理。
推進“一網通辦” 109項政務服務事項下放
按照全市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部署,推進“放管服”目標的落實,市自然資源局大力開展政務服務事項精簡下放工作。除省委托市級不得二次下放事項、必須市級辦理事項、省市縣聯辦事項25項不得下放外,調整層級、取消、轉為內部管理23項,全市依據“四減”版本確定的109項自然資源局政務服務事項全部下放,可下放事項比例達到100%。
市自然資源局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建設,對全部政務事項辦理維度進行了調整,平均辦理環節壓縮2.8個以下,辦理時限整體壓縮70%;完成了“金土工程”與市政務服務平臺的對接,電子印章刻制5枚,完成了省級和國家級數據開源申請等工作,為進一步全面實現“全國一網通辦”進行了籌劃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