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旅游資訊 立法促振興 鄉村旅游迎來新機遇
來源:文旅之聲瀏覽:26092次'時間:2021年6月4日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這部法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當發揮農村資源和生態優勢,支持紅色旅游、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鄉村產業發展,支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建設。這一規定為各地鄉村旅游加上了一層法律保障,讓各地勢頭良好的鄉村旅游更加健康穩健地向前發展。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先后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縣!班l村振興促進法的出臺,有利于規范鄉村旅游建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村強民富。下一步,我們將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努力建成長三角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縣!遍L興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劉文獻說。 每逢假期,甘肅省嘉峪關市的農家小院、特色民宿都會吸引眾多游客。近兩年,嘉峪關市以項目建設、節會經濟、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為抓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拓展休閑觀光、田園采摘、農家美食、鄉村民宿等新業態!敖衲,我們將推進文殊鎮石橋村百畝梨園景區、‘橫溝屯’民宿擴建、安遠溝民俗村田園綜合體等項目落地實施,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鼓勵農戶積極參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奔斡P市政府郊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白映棟表示。 堅持農民主體 鄉村振興促進法提出,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維護農民根本利益。這一規定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可以確保農民分享鄉村旅游發展紅利,實現“自我造血”式發展。 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水源村以黨支部為引領,以社會組織為補充,制定村規民約,讓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拔覀兎e極探索和推廣‘支部+合作社+農戶’抱團合作模式,扎實推進村社合一,積極探索組社合一,成立了3個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民自己管理。目前,村民已集資400余萬元,建設了4個特色鮮明的農家樂,持續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彼创妩h支部書記文定才說。 走進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景區,一棟棟彝族風情濃郁的特色小樓依山而建,成為熱門打卡地。這是一個有濃郁苗族、彝族風情的易地扶貧安置點,當地在安置點基礎上打造了景區,景區鼓勵搬遷村民積極參與旅游業,保障每家都有穩定收入!跋乱徊,我們將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渠道和培訓機會,并設立社區新市民服務中心等!卑⒚闷萃行℃偩皡^副總經理車王燕說。 推動綠色發展 鄉村振興促進法強調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提出,國家鼓勵社會資本到鄉村發展與農民利益聯結型項目,鼓勵城市居民到鄉村旅游、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等,但不得破壞鄉村生態環境,不得損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這一規定為鄉村旅游發展設定了“紅線”,可以引導各地更好踐行“兩山”理念,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堅持‘綠野生態、科普教育’的規劃理念,結合當地特色,以特色蔬菜、園林花卉、優質水果、旅游觀光為依托,以農游一體、綜合開發、科技支撐、優質高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導向,打造了集戲水、娛樂、餐飲、休閑采摘等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眱让晒抛灾螀^黃河麥野谷景區總經理張飛介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