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發〔2021〕11號
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新賓滿族
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22日
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重點項目實施方案
2021年新賓滿族自治縣被確定為遼寧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為加快推進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促進農作物秸稈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緩解農作物秸稈廢棄和焚燒帶來的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問題,按照農業農村部、遼寧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因地制宜、農用為先、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以“五化”利用為抓手,拓寬利用途徑,探索建立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共贏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農用優先、多元利用。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產相結合,在滿足種植業和畜牧業需求的基礎上,抓好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等領域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示范推廣,合理引導秸稈能源化、原料化等其它利用方式,推動農作物秸稈處理利用向多元循環的方向發展。
2.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從實際出發,根據農作物秸稈資源的分布特征和綜合利用現狀,著力引導符合本地生產條件和經濟發展狀況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建設項目。
3.堅持科技推動、試點先行。通過打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組織實施重點項目建設和推廣實用技術,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調動實施主體和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切實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現整體突破。
4.堅持市場導向、政策扶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農民積極參與的長效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秸稈收儲運、加工利用等配套政策。
5.堅持遠近結合、分步實施。既立足當前,努力實現農作物秸稈禁燒的目標,又要著眼長遠,充分把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力研發新技術,努力拓展新領域,推動農作物秸稈利用向產業化程度高、循環鏈條長的領域發展,實現秸稈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
二、縣域農作物秸稈資源基本情況
新賓滿族自治縣耕地面積84.6萬畝,農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和大豆為主,其他經濟作物為輔。
2020年新賓縣農作物秸稈資源量27.28萬噸,可收集量25.03萬噸,綜合利用量22.37萬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89.37%。目前,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以農用為主,主要利用方式為:
1.秸稈飼料化利用,即將農作物秸稈進行青貯、黃貯和揉絲打捆等飼養畜禽。
2.秸稈肥料化利用,即將農作物秸稈還田和秸稈碳化生產碳基肥、有機肥。
3.秸稈燃料化利用,即將農作物秸稈新型能源化利用和農戶傳統炊事取暖。
4.秸稈基料化利用,即將農作物秸稈用于生產基質種植食用菌。
5.秸稈原料化利用,即將農作物秸稈在生產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中用于覆蓋保濕、保溫。
2021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58萬畝,水稻種植面積12萬畝,大豆種植面積4.4萬畝,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0.2萬畝。按照2019年農業農村部新頒布的草谷比測算,2021年全縣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約29萬噸,可收集量約26.67萬噸,其中:玉米21.83萬噸、水稻4.38萬噸、大豆等其他類0.46萬噸。
三、目標任務
2021年通過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使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促使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探索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穩定的縣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長效機制。
四、技術路徑
秸稈精細還田:將秸稈收割、秸稈揉碎、施用秸稈腐熟劑、深松深埋等技術結合,進行翻埋還田。
秸稈青(黃)貯:秸稈袋貯、秸稈壓塊儲存、秸稈窖貯等青(黃)貯技術。
秸稈基料化利用試驗示范:開展以秸稈為主的赤松茸(大球蓋菇)栽培基料發酵技術試驗示范,擴大秸稈基料利用規模。
推進秸稈原料化利用:圍繞我縣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大力推廣秸稈覆蓋育苗技術,不斷提高秸稈原料化利用水平。
五、重點任務及資金使用
為推進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建設,本項目實施方案依據中央財政資金430萬元,以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試驗示范、科技支撐、秸稈資源臺賬建設為重點任務進行資金匹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收儲運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等)先提出申請,再由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辦公室根據其申請的利用或收儲量,對全縣玉米、水稻種植面積進行分區劃片(就近原則),“以面積核算用量”(玉米秸稈0.5噸/畝,水稻秸稈0.2噸/畝)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工作,每個實施主體保證所轄區域的農作物秸稈全部離田,方可驗收補貼。對收儲和利用為一體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用量達到5000噸以上的追加適當補貼,補貼標準提交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
(一)秸稈肥料化利用
在全縣玉米、水稻生產重點鄉鎮推廣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技術,提升耕地質量。
補貼環節:實施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作業。
補貼對象:實施農作物秸稈還田作業的市場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且相對集中連片作業面積不低于200畝。
建設任務:以新賓鎮、葦子峪鎮、旺清門鎮、永陵鎮、紅廟子鄉、北四平鄉等為重點,在全縣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技術。
補貼方式:市場經營主體經所在鄉鎮提出申請,經第三方驗收合格,鄉鎮、農業農村部門、財政局聯合審核通過,社會公示無異議、并向縣財政局提出資金申請,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
補貼標準:達到規定標準以上的市場經營主體,依據我縣農作物秸稈還田作業成本設定補貼標準為10元/畝。
預計補貼數量: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3萬畝,補貼金額30萬元。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
實施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引導養殖發展秸稈養畜,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全縣種養有機結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補貼環節: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村集體農作物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全額獎補。
補貼對象:從事牛、羊、鹿等養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飼喂秸稈或進行青貯、黃貯、膨化、氨化、發酵等加工的秸稈飼料(不含購買),年利用量100噸以上;在平頂山鎮、紅廟子鄉各遴選1個具有一定養殖基礎(牛、羊、鹿等草食性牲畜)且秸稈資源量豐富的行政村,每村全額獎補1臺農作物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建設任務:以新賓鎮、北四平鄉、大四平鎮、平頂山鎮、紅廟子鄉、榆樹鄉、木奇鎮、葦子峪鎮、南雜木鎮、上夾河鎮為重點,扶持從事飼料加工或從事牛、羊、鹿等養殖“飼料化”利用農業經營主體。
補貼方式:市場經營主體經所在鄉鎮提出申請,經第三方驗收合格,鄉鎮、農業農村部門、財政局聯合審核通過,社會公示無異議、并向縣財政局提出資金申請,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由縣農業農村部門統一進行政府招標采購,機械全額獎補到村。
補貼標準:根據農作物秸稈利用量進行獎補,補貼標準為35元/噸。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招標采購15萬元/臺。
預計補貼數量:秸稈飼料加工與利用量4萬噸;秸稈飼料打包機械2臺。
預計補貼金額:170萬元,其中農作物秸稈飼料加工利用補貼140萬元;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30萬元。
(三)秸稈基料化利用
開展以農作物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種植生產,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擴大秸稈生產種植食用菌規模。
補貼環節:利用農作物秸稈作為基料生產種植食用菌。
補貼對象:以農作物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生產種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等),年利用秸稈100噸以上。
建設任務:以榆樹鄉、大四平鎮為重點,大力推廣以農作物秸稈為基料的食用菌種植。
補貼方式:市場經營主體經所在鄉鎮提出申請,經第三方驗收合格,鄉鎮、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聯合審核通過,社會公示無異議、并向縣財政局提出資金申請,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
補貼標準:按照秸稈利用量進行獎補,35元/噸,按噸給予資金補助。
預計補貼數量:基料化利用農作物秸稈0.5萬噸,補貼金額17.5萬元。
(四)秸稈原料化利用
推廣農作物秸稈覆蓋育苗技術,開展以秸稈為原料的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生產,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擴大生產規模。
補貼環節:利用秸稈作為原料生產種植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等。
補貼對象:以秸稈為原料的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種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等),年利用秸稈100噸以上。
建設任務:以永陵鎮、新賓鎮、北四平鄉、大四平鎮等為重點,大力推廣以秸稈為原料的中藥材、山野菜、食用菌種植。
補貼方式:市場經營主體經所在鄉鎮提出申請,經第三方驗收合格,各鄉鎮人民政府、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聯合審核通過,社會公示無異議、并向縣財政局提出資金申請,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
補貼標準:按照秸稈利用量進行獎補,35元/噸,按噸給予資金補助。
預計補貼數量:原料化利用農作物秸稈0.1萬噸,補貼金額3.5萬元。
(五)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
加強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促進秸稈打捆離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補貼環節:實施秸稈打捆離田作業,確保秸稈100%離田。
補貼對象:實施秸稈打捆離田作業的主體,利用量在100噸以上。
建設任務:以新賓鎮、北四平鄉、永陵鎮、旺清門鎮、響水河子鄉為重點,在全縣區域內實施秸稈離田作業。
補貼方式:市場經營主體經所在鄉鎮提出申請,經第三方驗收合格,各鄉鎮人民政府、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聯合審核通過,社會公示無異議、并向縣財政局提出資金申請,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
補貼標準:按照秸稈離田量進行獎補,35元/噸,按噸給予資金補助。
預計補貼數量:農作物秸稈離田4.6萬噸,補貼金額161萬元。
(六)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支撐、試驗示范與秸稈資源臺賬建設
積極與省級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建立科技合作關系,引進、消化一批關鍵技術;與省級農業綜合科研機構簽署技術支撐協議,強化秸稈綜合利用試驗示范,輻射帶動全縣秸稈綜合利用,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率;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項目建立、項目驗收、完善項目管理;加強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支撐、試驗示范、秸稈資源臺賬建設、項目監理與驗收等工作經費,預計48萬元。
以上六項重點工作任務分類項目資金額度按實際情況調整,具體以最終項目招標和驗收情況為準。
六、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結合工作實際,我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工作分為:項目準備、宣傳動員、項目實施、項目驗收、項目公示、資金發放與項目總結6個階段,具體如下:
(一)項目準備階段:2021年9月
召開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座談會議,探討研究主體責任、補貼、監管辦法,為制訂相關政策、科學規劃提供依據。結合我縣實際,編制《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二)宣傳動員階段:2021年9月-2021年10月
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宣傳、動員、培訓,確保農戶了解耕地地力保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政策改革動向;部署和落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制定并下發相關文件,確定第三方監理和驗收單位,明確項目驗收內容,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盡快開展。
(三)項目實施階段:2021年11月-2022年4月
在縣農業農村局審核通過并備案的從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或收儲運的實施主體,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和相關標準進行實施,并由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領導小組組織相關單位,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進行督導、監管、指導,確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按標準如期完成。
(四)項目驗收階段:2022年5月
由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主體進行項目自我檢查并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自檢合格后向縣農業農村局提交相關材料,申請項目驗收;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對項目進行驗收并出具項目驗收報告,第三方驗收合格后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聯合審核。
(五)項目公示與資金發放階段:2022年6月
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領導小組根據鄉鎮人民政府、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聯合審核工作進展,對秸稈補貼項目予以公示,并在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項目所在鄉鎮、項目所在行政村公示期7天,公示無異議后,由縣農業農村局向縣財政局申請資金,縣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撥付補助資金,符合“一卡通”發放條件的可通過“一卡通”發放,沒有“一卡通”的主體,獎補資金撥付至縣農業農村局,獎補主體按照驗收后公示結果報賬。
(六)項目總結階段:2022年7月
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領導小組認真總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經驗、效果、取得的成績與不足,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穩定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模式與長效機制。
七、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是縣鄉兩級“一把手”工程,成立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發展和改革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統計局、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新賓縣分局、現代農業和生態產業發展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兼任,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實施、組織協調等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和秸稈禁燒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強化責任意識,有效落實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工作的職責,縣直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協作配合。
(二)建立考核機制
對各鄉鎮秸稈綜合利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考核標準按照《遼寧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績效評價評分表》執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要求建立秸稈綜合利用臺賬,每月20日上報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強化技術指導
依托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專家組的技術支撐作用,開展以農作物秸稈為主的赤松茸(大球蓋菇)栽培基料發酵技術試驗示范。成立新賓滿族自治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導小組,組長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安景文擔任,小組成員由8名省級技術人員組成,針對我縣實際情況,著力解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實際技術難題,總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典型模式和成功做法。
(四)加強宣傳推廣
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組織專題技術講座等多種形式,推廣使用成熟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模式,宣傳解讀政策,使廣大農民群眾、新型農事經營主體和基層干部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積極營造有利于政策落實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資金管理
《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實施方案》要及時向社會發布,按程序做好補貼對象、補貼資金等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強化社會監督,嚴肅查處調劑、截留、挪用和套取補助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不得重復享受補貼、補助,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六)加強信息調度
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鄉鎮要扎實做好基礎工作,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工作臺賬,加強動態管理,及時掌握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各鄉鎮每月20日前向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項目開展情況,要求上報情況真實有效。
(七)加強日常監督管理
項目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創新督導檢查方式,及時妥善處理項目執行中的問題,確保項目建設不拖拉、不走樣,推動工作落實。
八、其他事項
以上所有項目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審核認定后由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
附件:1.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
點項目資金分配表
2.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3.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
技術小組成員名單及職責
抄送:縣紀委、縣委辦、縣人大辦、縣政協辦、縣巡察辦。
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22日印發
附件1
序號 | 項目 | 補助標準 | 秸稈利用量與機械 | 金額 (萬元) |
1 | 肥料化 | 秸稈粉碎還田 | 200畝以上 10元/畝 | 3萬畝 | 30 |
2 | 飼料化 | 秸稈飼料化養牛、羊、鹿; | 100噸以上 35元/噸 | 4萬噸 | 140 |
秸稈飼料打包加工機械 | 15萬元/臺 | 2臺 | 30 |
3 | 基料化 | 秸稈生產食用菌基質 | 100噸以上 35元/噸 | 0.5萬噸 | 17.5 |
4 | 原料化 | 秸稈生產中藥材 | 100噸以上 35元/噸 | 0.1萬噸 | 3.5 |
5 | 收儲運 | 秸稈離田 | 100噸以上 35元/噸 | 4.6萬噸 | 161 |
6 | 其他 | 技術支撐、試驗示范、第三方驗收、臺賬建設 | — | — | 48 |
合計 |
| 430 |
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資金分配表
附件2
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
重點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李富光 縣長
副組長:李有功 副縣長
成 員:賀樹新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縣現代農業和生態產業發展中心主任
賈 深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崔正勇 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張國仁 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有功 縣財政局局長
王振強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于法友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刁 威 縣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
高 忠 縣統計局局長
關立輝 縣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
劉 銳 市生態環境局新賓縣分局局長
各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賀樹新同志兼任,副主任由任偉志同志擔任。
附件3
新賓滿族自治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
重點項目技術小組成員名單及職責
一、組成人員名單
組 長:潘榮光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副組長:張旭東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
成 員:張 鵬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張 旭 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
宮 亮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于金成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周腰華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牛世偉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何志剛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二、專家組職責
1.宣傳貫徹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
2.負責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的重大項目技術咨詢與服務,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與推廣利用,保障秸稈綜合利用項目順利實施。
3.參與全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督導考核和績效評價、對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的項目實施提供專家意見。
4.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總結提煉秸稈綜合利用縣域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發布年度主推技術。
5.指導全縣(市、區)開展農戶、市場主體秸稈綜合利用情況等基礎數據調查,準確掌握縣域農作物秸稈產生與利用情況,建立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